《志在上海》导演手记:从金山到上海

导演手记

文|金莹

那天拍摄到一半,摄像师问我:我们今天拍的是金山方志节目还是金山citywalk啊?

彼时,我们已经去了亭林的顾野王研究院,从嘉宾蒋志明老师那了解到了顾野王这位南北朝时期的KOL在文化、地理、天文和数学上的各种成就;又去了位于漕泾镇沙积村的古冈身遗址,看见了经过碳14测定有着6400年历史的珍贵石头;正准备登上一艘仅能容纳十几人的小船,去实地走访一下上海海拔的最高点、平时也是无人岛的大金山岛。

南朝的KOL顾野王雕像

有着6400年历史的石头

上海海拔最高点大金山岛

说实话,在做这集《从金山到上海》的节目之前,我对金山的印象除了金山沙滩,就只有听闻过的金山石化和位于金山的上海公卫中心。然而,在做了这期节目之后,我才发现金山的历史如此悠久、文化资源如此丰富。

在前期踩点时,我带着实习生参观了金山区博物馆,并被其中的互动展陈技术深深折服,本来枯燥的文物瞬间活了起来,简直是我参观过的博物馆里最有趣的博物馆之一。我当时就决定有机会要带着家人再次过来参观,也让他们能直观感受文物的魅力。然后我们又参观了金山区档案馆的展陈空间,了解到了金山从成陆到现在的发展历史,特别是金山最具文化特质的“三古一卫”:古冈身、古县治、古海塘和金山卫。

金山的“三古一卫”

展陈空间中还滚动播放着一条片子,那是根据金山区档案局联合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挖掘整理成果制作的关于金山海陆变迁的视频。

当我看见本来与大海相连的太湖因为6400年前的强潮,《志在上海》导演手记:从金山到上海最终与大海隔开,海岸线边的泥沙与动物残骸在附近堆积成“冈身”,才理解了“沧海桑田”这4个字的含义。彼时,现在上海的大部分地区还在海里,还有鲸鱼出没,而金山地区已经成陆。

6000—4000年上海海岸线

古冈身反映的上海海陆变迁

我们这集片子的方志人、也是金山区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的蔡国欢老师对我说:“金山是一个看得见山,望得到海,也记得住乡愁的地方。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都想来上海领略魔都的魅力,但不到金山,可能会错过历史。”

两位嘉宾在古冈身遗址前

关于金山,我觉得我对它魅力的探索因为这一集《志在上海》系列节目,才刚刚开始。

摄制组乘坐小船即将抵达大金山岛

海报部分图像为AI设计

系列微纪录片《志在上海》

8月9日晚19:40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实人文频道播出

“上海通”网站视频专栏同步上线

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

戴诚娴工作室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1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