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特别报道│抚摸旧日琴键,聆听时光的音色

在龙华大浪时尚小镇,一场寄情音乐、浪漫不渝的钢琴文化盛宴正在上演。自8月10日揭幕以来,深圳市龙华区第二届国际钢琴博物馆艺术周(以下简称“钢琴艺术周”)依托龙华区国际钢琴博物馆(筹办中心)丰富的古董钢琴资源,以“展览 音乐会 讲座”的形式,为深圳市民带来了多场精彩活动。这里,不仅有钢琴的展示,更有历史的诉说,音乐的传承。

据了解,本届国际钢琴博物馆艺术周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中共深圳市龙华区委宣传部、龙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深圳市雅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活动持续至9月14日。

▲观众弹奏李斯特生前最后一场音乐会所用钢琴。

深圳青年钢琴家独立演绎肖邦作品

在这场为期一个多月的文化庆典中,我们不仅有机会聆听到来自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钢琴音乐,还能深入了解每架钢琴背后的故事和它们在音乐史上的地位。深圳本土青年钢琴艺术家何立岩独立呈现的肖邦钢琴练习曲专场音乐会,无疑是本次钢琴艺术周的一大亮点。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是19世纪波兰的杰出作曲家和钢琴家,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从1817年开始创作音乐作品,钢琴练习曲于1829年至1836年间完成,24首钢琴练习曲是其创作生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一首作品诠释着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肖邦的练习曲在钢琴音乐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透过作品能够体会创作者情感表达及背后的时代故事。

▲深圳本土青年钢琴艺术家何立岩钢琴独奏音乐会呈献肖邦音诗。

肖邦曾说:“当我心中灵感触发,找寻到属于我自己的声音时,我需要的是一台普勒耶尔钢琴。”活动初始,何立岩向在场观众隆重介绍了当晚的演奏用琴,一台产自法国巴黎、于1829年由普勒耶尔制造的大型三角钢琴。随后,何立岩倾情演奏《作品10号》,通过音乐走进肖邦的情感世界,跟随《a小调练习曲》体会忧郁情绪;在《E大调练习曲》中倾诉思乡离别之情;在《C大调练习曲》中感受托卡塔风格的热情洋溢……音乐会进行到第八首曲目时,钢琴因没耐住练习曲中雨点般的密集敲打,其中高音位置的一根榔头杆断裂。

这意外的一刻,并没有让何立岩慌乱,他风趣地对观众说:“历史上,即便是李斯特和肖邦这样的音乐巨匠,演出时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钢琴也有招架不住的时候。破损的地方没准就是肖邦弹坏的。”轻松诙谐的话语引发了观众阵阵笑声,他继而科普起演奏钢琴的历史故事。

活动主办方介绍,本场音乐会的一大亮点是使用了肖邦创作练习曲时期的钢琴。另外,通过完整演奏全套练习曲目,指尖触达钢琴上的78个琴键,也还原了肖邦创作时对琴键的充分利用,以此向音乐大师致以最大的敬意,让观众聆听到肖邦作品的本真。

各国艺术家联袂呈现古典名作

艺术周的活动丰富多彩,不仅有音乐的传承与创新,还有历史的回响与现代的交融、中西文化的交流。精彩迭出的数场音乐会,带领观众沉浸式感受名家经典乐曲。

8月10日艺术周揭幕当天,英国著名钢琴家罗宾·斯巴达、以色列小提琴家尤美德和俄罗斯大提琴家康雅谈三位艺术家携手演绎了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钢琴三重奏》,动人心弦的乐章,唤醒在场来宾内心深处强烈的情感共鸣。

而在另一场以“回声过去”为主题的音乐会上,古键琴与长笛的组合则带来了一场穿越时空的音乐之旅。德国键盘乐器演奏家李薇和中国青年长笛演奏家凌琳携手,共同展现了两种古乐器的独特魅力,更让听众感受到了巴洛克音乐的百年辉煌。该场音乐会的特殊主角——一台德国希克斯瓦根制造的双层拨弦古键琴,漂洋过海、几经周折到达龙华,经过古钢琴收藏家许经燕与其团队的精心修复,并将音高调至A415,以其独特的音色和历史价值,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回声过去”古键琴与长笛音乐会现场。

李薇以法国巴洛克时期的杰出羽管键琴家与作曲家让-亨利·丹格勒内尔特的《D大调羽管键琴曲》,第一前奏曲独奏开场,古键琴独特音色展现出巴洛克音乐经典之作的韵味。随后,分别以古键琴独奏、融合长笛的二重奏形式,带来《g小调奏鸣曲》《降A大调奏鸣曲》等6首风格各异的奏鸣曲,以丰富的音乐表达力和精湛的指法来回转换演奏速度,让听众随着渐快、渐慢的旋律体会音乐情绪的高涨与低落。演奏家们以两种乐器还原不同时代的音乐风格“面貌”,让听众品味不同时期、不同乐器之间的曼妙之处。美妙的音乐展现巴洛克音乐的多样化和独特魅力,渲染着浓厚的古典音乐氛围。

据国际钢琴博物馆筹办中心李玲介绍:“古键琴作为钢琴的前身,是一种历史悠久的键盘乐器,它通过羽毛管制作的拨子拨动金属丝弦发音,具有独特的音色,因此也被称为拨弦古键琴或羽管键琴。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欧洲,在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非常流行,是当时欧洲音乐中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为了使钢琴历史呈现更为完整,博物馆筹办中心目前珍藏着为数不多的4台古键琴,在艺术周期间为市民提供免费近距离观展的机会。

公益讲座

把高雅艺术分享给普通观众

除了那些令人心潮澎湃的音乐演奏,钢琴艺术周中,深入浅出的讲座同样为观众带来了知识的滋养和艺术的启蒙。

8月31日晚,“从肖邦看·学贝多芬”公益讲座由德国维尔兹堡国立音乐大学钢琴演奏博士高靖主持。国际著名钢琴家、指挥家蔡崇力教授结合自身的学术研究与情感体验,深入剖析了肖邦、贝多芬两位古典钢琴大师之间的音乐传承,以及在音乐创作理念和风格上的紧密联系。蔡崇力的讲解如同一把钥匙,为听众打开了通往古典音乐世界的大门,引领大家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蔡崇力还探讨了两位音乐大师的音乐作品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与启示。现场氛围热烈,穿插了观众互动环节,蔡崇力对观众的提问给予了详细解答,为古典音乐的学习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向。

▲古董级历史钢琴展示。

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音乐的魅力更深入人心。当晚,蔡崇力倾情独奏,呈现了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专场音乐会。降E大调第四钢琴奏鸣曲《爱情》作为开场曲目,美妙的音乐带着观众们步入贝多芬的感情世界,随着琴声感受热烈情感。随后带来的是贝多芬早期钢琴奏鸣曲之顶峰杰作c小调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其以高超的演奏技巧,奏出悲壮激昂的旋律。C大调第二十一钢琴奏鸣曲《黎明》的演奏在快板、柔板与最急板中变换,传递抑扬起伏的音乐情绪,让欢腾的气氛达到高潮。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音乐会迎来了返场钢琴曲目《致爱丽丝》和《黄河颂》,最后以肖邦的《幻想进行曲》作为结尾与讲座主题呼应,让观众重温两位伟大作曲家谱写的古典音乐华章。

活动现场,不少星海音乐学院的学生慕名前来参加。一位郑姓学生表示,“蔡老师在钢琴历史和文化方面学养深厚,演奏技法和对作曲家、钢琴作品的理解也非常到位。音乐会能够使用李斯特时期的贝希斯坦钢琴来演绎贝多芬的经典曲目,呈现方式非常独特。很期待蔡崇力老师在古钢琴上对慢乐章的处理。”

“非常难得有机会参加蔡崇力老师的钢琴独奏音乐会,他的演奏很好地诠释了贝多芬的经典钢琴曲目。”常年关注钢琴文化演出的高女士特地从香港赶来参加这次活动,“没想到龙华的钢琴艺术氛围那么浓郁,这里收藏并展出了许多有历史价值的古董钢琴,是市民的一个观赏福利,也对钢琴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广作用。”

70台古董钢琴,讲述历史的传奇

每一场音乐会中,不仅是音符在空中跳跃,更是历史的回声在耳边回荡。在演出舞台外的一层空间,静静摆放着从18世纪至19世纪的70台古董级历史钢琴。这些钢琴,曾经是交响曲之父海顿、古钢琴之父克莱门蒂、音乐神童莫扎特、乐圣贝多芬、钢琴诗人肖邦、钢琴之王李斯特等音乐巨匠生前使用的钢琴或同时期钢琴。如今它们在这里集中亮相,共同构成了艺术周的重头戏之一——“邂逅大师历史钢琴大观”展览。在现场,观众不仅能够近距离欣赏这些珍贵的乐器,还能通过扫描旁边的二维码,聆听音乐家的重要作品,体验一次跨越时空的音乐之旅。

▲产于1900年的三轮车迷你风琴(左)和迷你古键琴(右)。

▲来自英国爱徳华一世喀那芬城堡的天琴。

事实上,这些钢琴都是由古钢琴收藏家许经燕历经数十年从世界各地收集而来,他也是本次“邂逅大师历史钢琴大观”展览的策展人。在此次展览中,许经燕从自己的600余台收藏品中精选了70台钢琴进行展出。这些钢琴代表了钢琴发展的不同阶段,每一台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故事。

许经燕透露,在此次展览中,全球首次公开展出了李斯特最后一场音乐会所使用的钢琴。李斯特,被誉为“钢琴之王”,与肖邦一样,他们的最后一场音乐会都在英国举办,使用的那台钢琴均由布罗德伍德家族提供。肖邦使用的钢琴被收藏于皇家音乐学院,而李斯特的钢琴则辗转至许经燕之手,得来实属珍贵。

许经燕的钢琴情缘始于其对父亲的敬仰,他的父亲是一位音乐教师,许经燕从小就在乐器堆中长大,对音乐的热爱几乎与生俱来。上世纪80年代,在香港经营一家二手琴行的时候,许经燕常会收到一些古老的琴,因为好奇,舍不得卖,就留下了这些琴,逐渐走上了一条收藏之路。这些年,从教堂、古堡到私人收藏,甚至是垃圾站,许经燕在世界各地都留下了寻找钢琴的足迹。至今,他已经收藏了600余台古董钢琴,这些钢琴涵盖了从18世纪到20世纪初钢琴发展的黄金历史时期。他的故事被记录在李亚威导演的纪录片《一个人的钢琴博物馆》中,该纪录片荣获了第24届中国电视纪录片“系列片十佳作品”奖。

从最初的好奇和喜爱,到后来的系统收藏和研究,许经燕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在他眼中,每一台钢琴不仅是一件乐器,更是历史的见证者。“钢琴是有生命的,它们见证了音乐的历史,承载了无数音乐家的梦想和情感。”随着收藏的增加,许经燕认为,他不仅在收藏钢琴,更是在编著一本钢琴的百科全书,记录钢琴的发展轨迹。许经燕的梦想是将这些钢琴汇聚在一起,建立一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系统性、完整性和数量都非常优秀的钢琴博物馆,让这些钢琴讲述它们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钢琴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邂逅大师历史钢琴大观”展示克莱门蒂、莫扎特、贝多芬、肖邦、李斯特等音乐家生前使用过的钢琴或同时期钢琴,以及40多幅音乐家油画。

20年前,深圳提出了一个宏伟的设想——打造“两城一都”,即图书馆之城、钢琴之城和设计之都。这个理念打动了许经燕。从2012年开始,他便开始策划深圳钢琴音乐节活动,2013年成功举办了首届深圳钢琴音乐节。如今,晶报特别报道│抚摸旧日琴键,聆听时光的音色许经燕决心将他收藏的600余架古钢琴带到深圳龙华,让更多人能够近距离感受这些钢琴的魅力。他相信,这样的博物馆不仅能丰富深圳“钢琴之城”的内涵,还能使深圳成为全球瞩目的“国际钢琴音乐之城”。

许经燕表示,希望通过这些钢琴,让更多的人了解钢琴的历史,感受钢琴艺术的美。他的梦想正在逐渐变为现实,这些珍贵的钢琴在龙华区国际钢琴博物馆(筹办中心)得到了妥善的保管。未来,深圳市民将有机会欣赏到这些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古董钢琴。

来源│晶报APP

记者:罗婉

摄影:罗婉、雅星文化

编辑:李慧芳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1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